汽车限购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从2018年开始中国车市首次进入负增长行列,市场渐渐处在同一个尴尬的位置,持续低迷状态。

据了解,即便进入销售旺季时期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在9月份第一周,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了20%。
放宽汽车限购已成大势
近日,贵阳市政府宣布取消购车摇号政策,贵阳成为目前全国实行限购政策的九省市中首个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
据悉,目前,广州、深圳、贵阳和海南省等多地已宣布放宽或放开汽车限购政策。业内人士表明,对于已经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此前积压了很多购车需求,不可能全部放开,这些地方或将采取分步走的方式,放开部分号牌需求。
从广深到贵阳,汽车限购的放宽应该是大势所趋。
不过,出台汽车限购政策的重要初衷便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限购政策逐步松绑甚至完全退出,如何缓解由此可能带来的交通拥堵压力成了关键。

汽车限购到底能带来怎样的缓堵效果,一直存在很多争议。所以不必拘泥于“汽车限购”。
智慧交通助力智慧治堵、恰逢其时
智慧交通助力智慧治堵,限购会被渐渐地被淘汰。
以贵阳举例,贵阳地势复杂多样,交通建设成本也高,长期以来就以堵闻名,但由于引入互联网思维,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近年来贵阳的交通拥堵状况已有明显改善,这也是支撑其最终放开限购的重要客观条件。
另外,随着网络普及,互联网数字技术在城市交通管理当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也成为打破城市交通堵点的一大利器。

我司还了解到:未来5年我国智慧交通将保持13%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智慧交通不仅是最直接的治堵方式,更是助力于为城市打造一套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智能交通体系。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全要素、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迈出新步伐,数字化采集体系和网络化传输体系基本形成。
交通行业作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的一个行业,随着5G、物联网、AI等新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大范围应用,交通行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将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重要。数字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中的应用正在全面加速,相关创新成果也不断涌出。支付宝“AI定制巴士”、比亚迪“云轨云巴”等。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5G的不断普及,数字技术应用在城市治堵、交通管理优化、绿色出行等多方面都还将有更多的作为。因此,当前不仅是限购城市应因地制宜及时对汽车限购政策予以松绑,更多的城市也应在发展智慧交通、数字交通上迈开步子。
事实上,2017年交通部发布的《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就已经提出要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的建设。
让智慧交通代替汽车限购的方法来治堵,适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