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费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支付、ETC卡支付两种,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呼吁用手机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
齐鲁交通信息有限公司工程师徐明礼说,“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交通与互联网需要更深层次的融合,将移动支付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可以补充完善现有的通行费支付手段,提高收费站的通行效率,缓解拥堵,也是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

其实,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早在2016年就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货车不停车收费试验应用工作,形成了较成熟的解决方案,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在济南南、费县、苗山等15个收费站39条人工车道已经进行了不停车收费的试点应用,使用效果良好,今年对技术方案进行了完善,又投入4000多万元研发了基于车牌识别的不停车移动支付系统,全面实现适用于各种车辆的无卡不停车收费功能。
截至去年年底,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710公里,目前有18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据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安全运营部的负责人介绍,由齐鲁交通发展集团运营管理的山东省60%的高速公路,目前已基本完成所有路段和收费站(45段路、234个收费站)的升级改造工作。下一步,将在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省内其他运营单位协作配合,尽早开通不停车移动支付系统,提升公众出行体验。
有业内人士分析,迅猛增长的“90后”车主对互联网接受程度高。未来几年,随着移动支付用户的不断增多,“无卡不停车”通行方式预计将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站综合通行能力40%以上,智能交通建设也将迈入高速运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