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新锋:智能停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2017-07-11 14:54:50 openparking 94

深圳市怡丰车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新锋先生,分享“智能停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以下为段新锋先生演讲实录内容

停车场手持机


在座的很多都是老朋友,所以这个话题不知道怎么开,因为参加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主题,但是我觉得这么多主题,我们不如跳开,从头上把这个问题梳理一遍,停车问题不是这两年才出现,很早以前就有了,为什么在5年前、10年前不提呢?因为那时候我们不缺停车位,消费者可以在我们支付的窗口处等待,可以拿卡,可以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去寻找车位。而现在缺车位了,所以才存在着我们现在所做的大量的工作,互联互通、增加车位等等。


在接下来几年,我们缺车位的数量会不会继续增加?这里有一组数据,现在全国的汽车保有量是1.9亿辆,有3.6亿人拥有驾驶证,我们的机动车以每年2200万辆的速度在增加,驾驶证每年以3000万本的速度增加,在短期内缺车位的数据会继续增大,但是会增大到什么时间呢?我们感觉应该是有5年到10年的窗口期,在这5年到10年之内有几个数据变化,第一,我们原来规划的车位数会增多,从原来的0.8增加到1.5以上。第二,我们的机动车不会像现在这样还持续增长,随着共享汽车、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整个机动车的增加量会减少。所以全国的停车市场会不会像今天这样,政策密集出台,技术不断地发展,这个我觉得是需要我们所有做停车的人去考虑的问题。

停车场手持机

我理解整个停车应该实现四化:第一是支付电子化,其实支付宝在很早之前,在新加坡通过ERP的技术已经有了。第二是管理无人化,我们宁肯相信设备,不会相信保安。第三是数据中心化,我们都希望能够搜集到1万个、2万个停车场,我把所有数据全部中心化,通过开发数据来寻找新的商业模式。第四是盈利理想化,我能不能集中加油,我能不能把停车场从原来的有光污染、尾气污染、噪音污染的问题解决,实现新的商业模式,有很多人在围绕这方面做。我们原来一直是做地下车库,做了差不多22年,在全国做了很多的项目,做到现在为止,总共保有量才30万个车位,非常非常艰难,我们也一直想往产业链的顶端上去走,希望运营好停车场,但是整个商业模式还是走不通。


我先抛砖引玉,等一下再具体谈。先给大家看一个视频。


这是在新加坡的一个项目,我们现在在太原、昆明、郑州也建了很多这样的车库。我们通过这个车库可以看出来,我们整个车库给别人的感觉已经颠覆了原来的停车场的概念。这个停车场的建设,我们谈论了很多技术和方法,但是你跳出来再看,我们是不是还是没有把很多问题想明白,比如说这个停车场的车是怎么来的,你的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如何解决,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路的问题,你又何停车场呢?我上周在香港,香港规定车停升的时间不允许超过20秒,那就意味着你的停车场的设计,不管你用任何的技术,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你就不能做,这是第一个。第二,我们现在的停车场建设有很多的技术,比如说在路边停车,今年3月份陪全国政协提案委在全国调研,当时就提到这个问题,我们原来修马路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原来修马路的时候有没有规定好这个路边应该做成停车位,是不是在修马路的时候就应该把线画好呢?我们现在应该跳出停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把停车拿到整个产业链中去思考,如果说把交通问题也考虑进去,可能停车场就是另外一个概念。现在的停车场很短缺,我之前在不同的场合也说了,现在停车场做两类,一个是加快互联互通,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但是车位本身就不足,效率提得再高,还是一样有车没有位置,所以还需要做增量,做增量的时候又遇到了很多问题,你与周边的建筑物如何协调?消防问题如何解决?


我们之前也做了几个案例,仅供参考,也不是说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见PPT)这是在深圳上沙村的一个停车场,这个项目原来只有30个车位,我们改造完以后,现在能停300辆车,它同样也可以出商业面积。


这个是中宁大厦已经建好的一个停车场,我们通过在两边建停车场,和整体的建筑物融为一体,不会显得特别突兀。


这个是在深圳温德姆酒店的车库,原来这个地方是一个烂尾楼,经过我们改造之后,不仅仅把停车问题解决了,同时把旁边的拥堵问题也解决了。

停车场手持机

这是厦门第一人民医院的项目,这个医院有一半是停车楼,一半是门诊楼,你要是不进到里面,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现它是一个停车场。


这是绿地的一个CBD的项目。


这个是江苏人民医院的一个停车场,这是一个非常繁忙的停车场,这里停了1300辆车。我们来看它的主体,如果按照原来的规划,这个地方停车不到200辆,我们从200辆的停车场改造成为1300多辆车的停车场,这对交通组织、对建筑的美观度有很大的挑战。我们建完以后,最上层是一个花园,供病人出来散步,它的第二层是进出的,然后我们还留了一个给救护车的通道。


还有一些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建设停车场的。这是南京夫子庙,这个地方原来非常小,如果说按照传统的方法,我们设计一个坡道,下面只能停7辆车。现在我们通过智能的方案把问题解决了,我们来看这个视频。

   

这个是我们在新加坡的一个项目,应该在明年4月份会完工,也会成为新加坡的一个新的地标。同时我们现在也在做地下停车。


除此之外,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地推动电动大巴的发展。这个PPT不是我今天想沟通的最主要的问题,因为我们今天有很多互联网公司,我见过的互联网公司中很多已经不在这里了,我上次在清华大学跟他们沟通,我说现在全国做停车的APP有260个,比如说支付宝,它通过支付系统打开了缺口,我觉得它有两点还没有考虑到,第一是没有回到用户本身,如果我是一个用户,我开一个车,我拿的可能是地图,所以我可能用的是百度地图或者是腾讯地图,当我打开百度地图的时候,我停完了车,我的支付是一站式的,我不可能再回到支付宝去,这是第一个挑战。所以说互联网公司将来会有一场恶战,一定是腾讯、百度和支付宝这样的公司的竞争。第二,它没有考虑到政府的平台,它太以企业本身的想法为原则。一个企业没有办法在一个地区做好,我都是和当地的政府平台合作,因为只有和他们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比如说现在的中心化,我们现在每个城市都在建立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每个城市里面除了停车之外,还有水电煤气等等系统,我们这个停车场有个天然的属性,它不能够全国化,它一定是城市化的,我们在城市里面停车用户的比例会占到95%,只有5%是外来的人会在这里面停车,95%的人都是原地的,所以试想一下,我开车到了一个地方,我会下载50个、100个APP去查找这是谁的停车场吗?不会。我会今天下载一个停车的APP,明天下载一个缴费的APP,后天再下载一个充水电的APP吗?所以说支付通道和资金池,从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做任何的投入,因为我觉得这些方面挑战性非常大。


做停车场现在还没有形成品牌化,我们现在一个项目可以交给一个品牌,把里面一体化解决,但是在停车场还没有,我们现在都是各做各的,所以幸好我们有一个联盟,希望我们这个联盟能集中化解决一些问题。之前我去日本、澳大利亚,去很多地方调研,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中国对停车位的需求这么紧。


还有一个要考虑的是停车位的产权化,想市场化一定要产权化,只有产权化了才能市场化,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在停车场的初期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我觉得我们做的还是不够深入。只有产权化、市场化,我们原来遇到的很多问题,我相信才能迎刃而解。


我今天大部分都是介绍我们的产品和项目,所以我感觉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也希望我们很多人共同推动停车市场的发展,共同结合各家之长,来解决中国的静态交通的问题,我们不要把这个行业带入一个死胡同。


在2014年的时候,全国有1000家在做停车场管理的企业,都在开发各自的APP,现在很多都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那个是不是出路,我们是不是要提升效率,我们是不是还要做增量?我们这两块做完了,是不是还要跟当地政府结合?我们是不是还要考虑到出了物业之外其它方面的情况?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就抛砖引玉,除了前面提到的物联网、互联网,除了快速支付之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做增量。


今天我就简单说这么多,希望会后能有更多的交流。